铝合金浇铸机的维护保养核心是“防高温腐蚀、保运动部件润滑、控系统精准性”,需按日 / 周 / 月 / 年分级执行,重点关注机械结构、液压电气、模具及安全系统,具体注意事项如下:

一、日常维护(每日开机前 / 关机后,基础保障)
清洁与检查
清理设备表面及模具型腔的铝液飞溅物、氧化皮,避免堆积影响合模精度或划伤模具。
检查冷却水路:确保进水压力(0.2-0.4MPa)、流量正常,管道无泄漏、堵塞,出水温度≤50℃(防止设备过热)。
目视检查关键部件:合模机构、导向柱无变形,螺栓无松动;液压油管、气管无破损渗漏。
润滑与补给
按设备手册给运动部件(导向柱、合模油缸活塞杆、链条)加注润滑油 / 脂,确保润滑到位(避免干摩擦磨损)。
检查液压油、润滑油液位,不足时及时补充(液压油需用指定型号,避免混用不同品牌)。
安全系统校验
测试急停按钮、安全门联锁装置是否灵敏,确保触发后设备立即停机。
检查温控系统、压力传感器显示是否正常,无异常报警。
二、每周维护(重点排查易损件与系统稳定性)
机械结构检查
紧固合模机构、模具安装板的连接螺栓,防止长期振动导致松动(影响铸件精度)。
检查导向柱、导套的磨损情况:若间隙过大(>0.05mm)或表面有划痕,需及时更换或修复。
清理模具排气槽,避免铝液残渣堵塞导致铸件气孔缺陷。
液压与气动系统维护
排放液压系统油箱底部的积水、杂质,检查液压油清洁度(若油液浑浊需过滤或更换)。
检查气动系统的过滤器、油水分离器,排空积水并清洁滤芯,确保气压稳定(0.6-0.8MPa)。
加热与温控系统检查
校验熔炼炉、模具加热器的温度准确性(偏差≤±5℃),更换损坏的加热管或热电偶。
清理加热元件表面的氧化皮、铝液残渣,避免影响加热效率。
三、每月维护(深度保养核心部件)
润滑系统全面维护
检查润滑油泵、油管是否畅通,更换堵塞的油嘴;对齿轮箱、减速机构更换新润滑油。
给合模油缸、顶出油缸的密封件做密封性测试,若出现渗漏需及时更换密封圈(防止液压油损耗)。
电气系统检修
清理电气控制柜内的灰尘(用压缩空气吹扫,避免短路),检查接线端子是否松动、氧化。
测试 PLC、触摸屏、伺服驱动器的运行状态,备份设备参数,避免参数丢失。
模具保养
拆卸模具进行全面清洁,去除型腔附着物,检查模具型腔、型芯的磨损情况,必要时进行抛光修复。
给模具导柱、顶针等运动部件涂抹高温润滑脂,喷涂防锈剂(长期停机时需做防锈处理)。
四、年度维护(大修与性能校准)
核心部件检测与更换
检测合模力、注射压力的稳定性,校准压力传感器、流量控制阀。
更换老化的液压油管、密封圈、气动软管等易损件,避免突发故障。
检查熔炼炉内衬、坩埚的损耗情况,若出现开裂、变薄需及时修补或更换(防止漏铝事故)。
精度校准
校准设备的合模精度、浇铸位置精度,确保铸件尺寸偏差在允许范围。
校验温控系统的 PID 参数,优化加热、冷却曲线,提升铸件质量一致性。
设备全面清洁与防锈
彻底清理设备内部的铝渣、油污,对机架、外露金属部件喷涂防锈漆。
对长期闲置的设备,需排空液压油、冷却液,模具做防锈处理后封存。
五、特殊注意事项(规避致命故障)
防高温腐蚀
避免铝液直接飞溅到设备运动部件或电气元件上,定期清理设备周围的铝渣。
液压油、润滑油需选用耐高温型号(适配设备工作温度),防止高温变质。
禁止违规操作
维护时必须断电、断气,悬挂 “维修中” 标识,避免误启动。
不得随意更改设备参数(如合模力、浇注速度),确需调整需经专业人员确认。
环境控制
设备运行环境需保持干燥、通风,避免潮湿导致电气元件锈蚀、液压系统进水。
远离粉尘、腐蚀性气体(如酸碱雾),防止设备部件加速老化。